复旦大学软件工程实验室长期从事软件工程方法、系统软件技术以及软件技术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,现有教授2名、副教授3名、高级讲师1名、讲师1名。
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智能化软件开发、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、微服务与智能化运维、泛在计算系统软件四个方面开展。智能化软件开发在代码和文档分析基础上构建软件开发知识图谱、训练代码深度学习模型,以自动问答、代码补全、资源推荐等方式提供智能化的开发支持;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在代码、版本库、开发过程及持续集成日志等数据基础上,利用代码静态分析、克隆分析、演化分析、第三方库分析等分析能力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,通过数据分析、挖掘和可视化为软件开发效能和质量提升提供支撑;微服务与智能化运维面向基于云平台的微服务应用的开发、部署、运行时支撑及智能化运维技术开展研究;泛在计算系统软件针对智能汽车、智能家居等典型泛在计算场景下的资源软件定义技术、人机物融合应用开发与运行时支撑系统技术开展研究,同时探索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体自主编程与群体智能技术。
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及863项目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。近年来,实验室已经在ICSE、FSE、ASE、CSCW、ICSME、SANER、RE等软件工程领域著名国际会议,IEEE/ACM Transactions等国际期刊,以及中国科学、计算机学报、软件学报、电子学报、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,并获得2011年软件维护国际会议(ICSM 2011)最佳论文奖、2018年自动化软件工程国际会议(ASE 2018)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、2018、2019、2020年软件维护与演化国际会议(ICSME 2018/2019/2020)IEEE TCSE杰出论文奖及软件文档生成挑战赛优胜奖、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年度(2018年)最佳论文。实验室研究成果获得全国软件及应用学术会议(NASAC)软件工具原型竞赛一等奖1次、二等奖3次、三等奖1次。实验室还承办了第9届全球化软件工程国际会议(ICGSE 2014)、第33届IEEE软件维护与演化国际会议(ICSME 2017)、第9届网构软件国际会议(Internetware 2017)。